理臣百科欢迎您! 理臣:理臣教育官网 理臣咨询官网
400-835-0088
会计百科
首页 > 工薪所得 >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英语:social security),指社会保险或保障机制,帮助公民面对某些社会风险如:失业、疾病、事故、衰老、死亡等,或是保障基本的生存资源如教育、医疗等。 查看详情>>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例如对老年人有给予食品,免除徭役等手段,对孤儿则设养济院扶养。 中国大陆 参见:社会保障基金 (中国) 具体的社保构成比例为: 养老保险: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单位缴纳21%,个人缴纳 8%;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由全国纳税人代为缴纳;包括失业人员在内的自费投保者个人缴纳100%;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非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目前的养老保险标准差距大概是300%~500%; 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单位缴纳9%,个人缴纳2%外加10元;参与失业保险的下岗人员由当地社保部门代为缴纳;包括失业人员在内的自费投保者个人缴纳100%;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 1%;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0.5%;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8%; 查看详情>>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在一战以前只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早期曾被人提及,但是仍不具备完善的系统性,也没有被纳入任何实际性的长期计划。只有相对较少的国家拥有社会保险计划,这些计划的涵盖范围相当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时(1919~1924),国家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延伸到外籍劳工、农业劳动者以及提供失业和生育津贴。到了1920年代中期,国际劳工组织(ILO)加速推动社会保险政策,使全世界大部分的地区对于这个政策越来越感兴趣,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生活成本的增加,降低了社会保险计划的效率,因此各地国家政府开始推动改革、立法创新。战间期,除了工伤事故之外,疾病保险也被列为第一个主要优先事项,然而大量新增的养老、医疗、住房和复健方面的需求需要相当大的公共支出,为了帮助各个国家解决此项问题,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劳工组织(ILO)推动了强制提拨的社会保险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球福利改革情势的重要时期 查看详情>>